上海推動新冠病毒疫苗注冊上市 序貫接種國產 mRNA 疫苗何時成真?

來源: 斯微生物 / 作者: 斯微生物 / 時間: 2022-04-03
1

在最新發布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中,上海將舉措支持新冠病毒防控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備受關注。

記者 3 日獲悉,中國率先開展 mRNA 疫苗研發的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CEO 李航文告訴記者,該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冠 mRNA 迭代疫苗正在老撾開展 2 期臨床試驗;在巴西,斯微生物已經獲得臨床 1、2 期、3 期的批件。目前斯微生物在國內也正努力推進相關工作。據透露,斯微生物已完成了 4 億劑產能的建設。

根據《措施》,上海將推動新冠病毒疫苗、快速檢測試劑、特效藥物等疫情防控創新產品快速形成有效產能、注冊上市和投入應用。 《措施》明確,上海將通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等,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診斷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給予支持,通過科技創新計劃專項資金對相關產品按照不同臨床試驗階段給予后補助支持,幫助相關企業加快產品審批進度,推動疫情防控創新產品快速形成有效產能、注冊上市和投入應用。

對上海支持新冠防控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李航文表示:公司會全力以赴,不斷完善并加速推進產品開展臨床試驗和上市。他透露,目前,斯微生物已經在上海周浦和奉賢建成了現代化生產工廠,可實現大規模量化生產。斯微生物已成功搭建了應急 mRNA 疫苗技術平臺體系,致力實現“一個產品”高效中和“多種變異株”的能力,為國家緊急應對各種新冠變異株提供強大疫苗應急保障。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斯微生物”)成立于 2016 年 5 月,是上海市唯一的國家聯防聯控疫苗專班的牽頭單位, 在過去的兩年里,斯微生物組建了 600 人以上的平臺團隊,是國內少數打通 mRNA 全流程生產線的企業。

目前,全球已經有 2 款 mRNA 新冠疫苗獲批上市,中國多家生物醫藥企業也專注于新冠 mRNA 疫苗的研發 。今年初,艾博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沃森生物共同研制的新冠 mRNA 疫苗 ARCoVaX(ARCoV)的 I 期臨床數據披露,發燒率高 、淋巴細胞數目顯著降低,且較低的免疫原性和極窄的有效劑量區間,試驗結果不盡人意。不過,這并沒有阻擋業界對 mRNA 疫苗不斷探索的步伐。目前,麗凡達、深信生物、藍鵲生物等均在開展 mRNA 疫苗研發。

mRNA 疫苗研發有哪些難點?李航文告訴記者:“遞送技術是 mRNA 行業的核心壁壘,如何精確地將體外轉錄 mRNA 輸送到特定類型的細胞處,即靶向給藥、吸入給藥等,仍需進行持續不斷的努力?!睋私?,目前已經上市和正在研發的新冠 mRNA 疫苗基本都以生物醫藥企業 Arbutus 研發的 LNP 遞送系統為基礎,或產生專利糾紛。

美國歸來,在腫瘤治療領域耕耘了 30 多年的科學家沈海法是斯微生物的 CTO。此前,沈海法及其團隊發明了 LPP 遞送系統,并獲得多國專利。沈海法介紹,這是一種類似病毒樣的遞送平臺 ,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實現精準送藥,幫助激發肌體免疫細胞活力,進而清除體內病毒。他形象地解釋,LNP 遞送系統就好像“肥皂泡”,進入人體會“飄”,從而影響精準遞送,并在穩定性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改進。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認為, 全球新冠疫情暴發至今,中國企業顯示出了自身優勢,比如,滅活疫苗快速研發上市,但是在一些尖端技術研發上仍有差距。比如 mRNA 疫苗領域以及治療藥物上面,跨國公司很早就有布局儲備。他認為,中國藥企處于趕的過程當中。據悉,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復星醫藥便通過與德國知名藥企戰略合作,共同開發 mRNA 新冠疫苗。截至 2022 年 2 月末,mRNA 新冠疫苗復必泰在港澳臺地區已累計接種超 2,000 萬劑。

從最早 2020 年疫情到現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到第二代了,上海這次流行的是 BA.2,傳播力度幾乎是早期新冠病毒傳播力的 3 - 5 倍。不久前,港大醫學院公布了第五波 Omicron 疫情發展模擬模型的更新。相關數據顯示,在預防輕癥 / 普通癥方面,mRNA 疫苗表現更優。充分接種有效的疫苗;擁有有效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物,包括中醫藥等支撐;充足的醫療資源是未來抗疫的必要條件。當下中國正倡導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而序貫接種優勢已為學界所認識。

序貫接種強調的間隔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說,美洲、歐洲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已開始實施序貫加強免疫接種。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亦曾表示,對于變異性強又很難對付的病毒,經常采用序貫免疫的方式接種。

對于 mRNA 是否可以參與序貫接種?會有怎樣的效果?李航文表示: 多項研究表明,滅活疫苗 + 新冠 mRNA 疫苗的序貫會顯著提升人體中和抗體水平,進而提高疫苗保護效率。作為學者,李航文介紹,序貫接種既可實現不同疫苗間的優勢互補, 又可盡可能規避副作用。 各人體質不同,可能對某一類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多一些。在他看來,在中國絕大多數民眾已接種了兩針滅活疫苗的當下,mRNA 疫苗或是序貫接種的最佳選擇之一。

如今,mRNA 成為生物醫藥領域關注焦點, 學者們將 mRNA 與疫苗技術、納米遞送、免疫治療以及基因治療等密切結合,為人類解決傳染病、癌癥以及遺傳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李航文直言,在修飾核苷減少副作用方面,中國企業總體仍然處于跟蹤國際的水平,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苷修飾方法及專利保護。同時,mRNA 療法的臨床效果、副作用以及預后反應的關系尚缺乏大規模系統全面的比較研究。不過,這些也將成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努力和研發的新方向。

李航文十分看好:mRNA 技術的應用前景。他說,未來可以運用 mRNA 技術開展全部藥物治療。吳以芳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mRNA 技術未來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泛的,mRNA 或是下一階段出成果最多的技術領域之一,甚至可能就是最核心的熱點。

聲明:本網所有文章(包括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edit@bio360.net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