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實力,中國疫苗走四方

來源: 科技日報 / 作者: 2021-08-18
1

8 月 10 日晚,孟加拉國達卡機場,中國供應 “新冠疫苗實施計劃” 的 170 余萬劑新冠疫苗抵達。

僅僅幾個小時后的 8 月 11 日清晨,97 萬余劑疫苗抵達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國際機場。

裝冷柜、乘貨車、轉飛機…… 在 2℃—8℃的保存溫度下,一批批中國新冠疫苗走向世界各國。

截至 8 月初,中國已向 100 多個國家捐助疫苗,同時向 60 多個國家出口疫苗,總量已超過 7.7 億劑,居全球首位。

中國疫苗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在與新冠病毒不同毒株的戰斗中,產量、質量、安全、有效等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考驗。

安全有效,近百個國家準入中國疫苗

在 7 月 29 日舉行的新冠疫苗合作企業對話會上,國藥集團總工程師、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疫苗走出去的廣闊范圍。

他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已經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認證和歐盟 GMP 認證,在 8 個國家注冊上市,在全球 87 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獲批緊急使用或市場準入。

“在超過 50 個國家獲批緊急使用或附條件上市,進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在 8 月 6 日的新冠疫苗國際合作論壇上,科興董事長尹衛東的發言再次讓公眾意識到中國疫苗正在為全球提供更寬廣范圍的保護。

8 月 16 日,國藥集團再次更新數據:新冠疫苗在 9 個國家注冊上市,在全球 98 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獲批使用,已供應給全球 87 個國家,接種人群覆蓋 196 個國別。

一次次的數據更新,彰顯了中國疫苗走出去的有力步伐。

中國疫苗走四方,正在獲得更多國家的信任,也在幫助更多國家的人民筑起免疫防線。

中國疫苗走四方,憑借的是過硬的 “敲門磚”,以及在抗疫中的真實表現。

疫苗屬于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在一個國家的使用和落地,需要獲得當地藥品監管部門的許可或批準。

落地的 “敲門磚” 非常嚴格,但也很簡單,就是要提出證明有效、安全的證據。相關數據來自嚴格設計的臨床試驗,要經得起藥監部門的審定。

所有審定中最嚴格的當屬世界衛生組織的審定。作為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對緊急使用認證的批準非常嚴格。相關報道顯示,4 月 29 日,世衛組織專門花了一天時間評估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與科興疫苗是否符合其新冠疫苗緊急授權標準。世衛組織審查后的數據和材料也會公布在官網上由各地科學家監督。

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相關負責人回憶,世衛組織對緊急使用的認證材料要求非常嚴格,為確保順利通過,整個團隊全員加班奮戰了很久,做了充分扎實的準備。

憑借數據和資料展示出的過硬實力,世衛組織分別于 5 月 7 日和 6 月 1 日宣布國藥中生疫苗、科興疫苗獲得了緊急使用認證。

走四方,中國疫苗經得起專業 “檢閱”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中國疫苗已經并正在經受著世界各地免疫專家的專業 “檢閱”。

7 月 20 日,斯里蘭卡知名高校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正式發布其關于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有效性研究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對新冠變異毒株德爾塔株非常有效。

7 月 8 日,土耳其研究團隊發表了關于中國科興疫苗的研究結果。資料顯示,該研究是 20 多個機構和院校(臨床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足見各國對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 “刨根究底” 的嚴謹與嚴苛。通過對 11000 多名受試者的追訪和分析,研究顯示,中國科興疫苗的保護效力為 83.5%,預防重癥和死亡的有效率為 100%。

阿根廷還專門研究了中國生物疫苗對 60 歲以上老年人的保護效果。6 月 30 日,阿根廷衛生部發布的報告顯示,接種兩劑中國生物疫苗對 60 歲以上人群的整體死亡保護率為 84%。

類似的研究不勝枚舉,在秘魯、巴西、印尼等許多國家,科研人員就中國疫苗的安全有效性進行了充分的研究,眾多結果均顯示,中國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有效。

履行承諾: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

泰國媒體最新報道,在泰國累計接種的 2300 多萬劑次新冠疫苗中,接種最多的疫苗是中國科興新冠疫苗,有 1100 多萬人接種。

像泰國一樣,主要接種中國疫苗的國家不在少數。在津巴布韋維多利亞瀑布城,居民大規模接種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這座城市成為津巴布韋第一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城市,此后沒有出現一例死亡病例。

隨著疫情形勢發展,疫苗需求量增大,中國疫苗生產研發團隊與各個國家開啟合作模式,使當地也能夠獲得疫苗生產能力,不僅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

8 月 16 日,國藥集團與孟加拉國達成合作,共同生產新冠滅活疫苗,這意味著孟加拉國可以在國內開展新冠滅活疫苗半成品分裝生產。未來的每個月,將有至少 500 萬劑由當地自行分裝生產的新冠疫苗用于當地疫情防控。

科興今年已經與中國以外的 20 個國家簽署近 9 億劑疫苗合作協議。尹衛東表示,這些疫苗不僅在中國生產,也分別由印尼、巴西的布坦坦研究所以及土耳其、馬來西亞、埃及的合作伙伴生產。

履行承諾,中國率先同發展中國家開展疫苗合作生產,截至目前,阿聯酋、埃及、印尼、巴西已成為首批擁有新冠疫苗生產能力的國家。

聲明:本網所有文章(包括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edit@bio360.net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